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回家: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作者:陳芳珮
出版社: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2024年08月30日
再版日期:
定價:420 元
ISBN:9786269840656
EAN : 9786269840656
叢書系列: Misfits
/
平裝 / 288頁
狀態:正常
 
 
 
「真正打擊他們的不是這個病,而是生病帶來的其他挫敗,使他們成了『無用之人』」 一個人有了精神疾病,人生就停止了? 在台灣,數以萬計的精神病患,過著猶如在牢籠的日子,他們的家屬也是。 發病之後,他們就被社會隔開,從此步入生病住院、出院回家、發病再住院的循環裡,難以像一般人一樣工作、社交、談戀愛與結婚,彷彿生命再也無其他可能。 事實上,精神病患就像其他疾病患者,只是受到疾病突襲,在此之前,他們曾有和你我一樣的生活,發病之後,對人生也還有多樣的期待。 本書描述的是一群跳脫桎梏、回歸社會生活的精神病患故事。 他們回到家裡,幫忙家中的事業、照顧家人。 他們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自組家庭。 他們與幾位病友一起住進社區家園,相互支持。 他們努力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成為備受信任的員工。 然而,這條回家的路非常漫長,僅有少數人得以實現。 多數精神病患都只能過著想回家卻回不了家的日子。 也有一些人回到社區之後,繼續過著孤立的生活。 「現行政策至多是製造出病情穩定,卻只能在社區中無所事事的『廢人』。」 本書以學術研究為基礎,探討台灣一群從「康復之家」回到社區生活的住民經歷。 作者從精神病患、家屬以及康復之家工作人員三方的觀點切入,分析成功回歸社會的人,具備了什麼條件?而無法返家的人,又遭遇了哪些阻礙? 在一次次訪談中,作者展開了同理之旅,並在不同生命經驗中,發現共同反響的核心──精神病患盼望重新立足於社會而努力成為「有用的人」;家屬雖然精疲力竭想要放手,卻對未來感到憂慮而陷入無法放心的糾結。 透過探討「回家」這一哩路當中的種種議題,本書全面檢視台灣社區精神復健停滯三十年的問題,並提供可能的做法。 【本書議題】 失去改變的動機 醫院所的全控式機構照顧,會消磨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與自發動機,使得患者不敢有想望,也盡量避免改變。 家屬為何害怕家人回家?社會經常瀰漫著浪漫的想像:家庭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是一體兩面、雙方共生共榮。殊不知更常見的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權益與需求的對立與衝突。 能回家就是好事? 家庭關係不但多樣、也相當複雜,若是家庭關係緊張或家人早已疏離,期待住民返家由家庭負擔起照顧責任,無疑是強人所難。 【專文推薦】 王增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徐淑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醫師) 【一致推薦】 王婉諭(時代力量黨主席) 李昀(精神障礙
 
 
陳芳珮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福利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從小就習慣走在路隊的最末端,因為這樣就可以確認沒有人落隊或落單。社會工作教育堅定她對融合與公平正義的信念,學術研究訓練使她握有實踐的利器,自我期許能為建構精神病患社區復健與精神復元的支持環境盡一份心力。 研究領域為精神病患之社區精神復健及其環境支持,包括病患與家屬的生命經驗、文化及社會層面對精神復元的影響因素、社區精神復健服務的實務操作、精神衛生立法及體制運作。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email protected]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